巡礼“十三五” | 病理科:诊断服务高效精准,临床影响力逐步提升
2020-12-10
编者按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过去五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医院建设和社会服务各方面取得瞩目成绩,我们特别策划巡礼“十三五”系列报道,本期推出《病理科:诊断服务高效精准,临床影响力逐步提升》。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三大攻坚战”最后攻关之年,是“决胜之年”。在医院党政领导下,病理科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病理科学科合照
临床病理影响力逐步提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承担院本部、东院临床病理工作,可开展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免疫荧光、FISH、PCR、二代测序等技术。
在2016年至2020年10月这5年间,病理科医检工作量逐年递增,2019年病理活检量达86787例,细胞病理达54146例,免疫组化达117772次,冰冻、会诊等也逐年增加。

病理科近5年工作量
为了更好服务患者,更快更准确做出病理诊断,病理科购置了多台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组织脱水机等设备,加大了每日标本处理承载量,提高了制片效率和质量。
自2019年起,病理科开设了特需病理会诊,为疑难病例的病理会诊提供更精准高效的病理会诊服务,明显缩短会诊时间,获得患者肯定和积极评价。
病理科每年从全国招收进修生约30余名和实习生5名,现有规培生和专培生约30名。圆满完成广东省县级医院病理学科带头人培训任务。
同时,多名病理医师在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专科学组担任副组长、委员等。其中科主任韩安家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委,参编2020 年WHO《Soft Tissue and Bone Tumours》分册第五版,2020年荣获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扩大了病理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
人才梯队合理
重视人才培养
科室在编职工85名,医生44名,技师35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7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17名。副高以上技师6名,主管技师10名,技师19名。
科室人才梯队合理,近年来,科室有广东省珠江学者1名、“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1名。荣获医院“三个三”工程团队项目1个,“三个三工程”个人项目1个,新锐人才项目1个。科主任韩安家教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编《病理学》和副主编《临床病理学》(第2版)等多部教材和专著。5年来科室荣获国家、广东省和市级基金项目近30项。在Nature、Cancer research、Oncogene等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
近5年培养研究生近40名。多名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同时,科室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聘请美国杜克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多名著名病理专家担任客座教授,科室定期外派优秀医师去美国著名大学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和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进行短期学习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

肖海鹏常务副校长/院长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病理系主任Malter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成立粤港澳病理联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院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下,为抓住国家落实《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重大机遇,促进我省与粤港澳地区病理诊断、教学、科研以及产业和大数据等方面的融合,发挥三地优势互补的作用,助推大湾区和周边城市病理学科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大健康委员会病理联盟于2019年1月11日正式成立,科主任韩安家教授当选为粤港澳病理联盟主任委员。

2019年1月,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
粤港澳病理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大会成立
为加强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提高病理医师水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院同期成立,多名病理医师参加了全国和广东省住院医师高峰论坛和师资培训等。一年来先后举办了中南六省和港澳病理学术会议、粤港澳病理联盟学术会议、中美临床病理住院医师交流等活动,为促进粤港澳病理区域学术交流作出积极贡献。(病理科)

2018年11月,第二届中南六省和港澳病理学术学会年会暨2018年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学术年会举行